背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榜单 > 这场刷屏式的“暴露年龄”演唱会,本来可以做得更好|娱眼

这场刷屏式的“暴露年龄”演唱会,本来可以做得更好|娱眼
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4-20 08:49:04

12月17日晚,只要你打开朋友圈,很难不看到这场直播分享,出道已23年的西城男孩(WESTLIFE)第一场线上演唱会在微信视频号上直播。虽然有不少人在分享时戏言这是一场“暴露年龄”的歌迷狂欢,但实际上西城男孩的粉丝年龄层覆盖了70后、80后、90后,甚至不少00后也称“学英文时必听”,最后该场演唱会收看人次超2000万人、点赞超1.5亿,斩获微博热搜第4位,算是微信视频号对于线上演唱会的不错尝试。

本次演唱会的前半段的选曲和流程“诚意满满”,奇恩·伊根、马克·费海利、尚恩·菲南、尼基·柏恩四位成员演唱了多首代表金曲,包括《SEASON IN THE SUN》《MY LOVE》《UPTOWN GIRL》《YOU RAISE ME UP》等。对比曾经的青葱年少,他们的脸上多了几分沧桑,但一开口仍是“金嗓子”,一段段熟悉的旋律给观众带来久违的感动。更令中国歌迷惊喜的是,西城男孩首次用中文翻唱了朴树的《平凡之路》,直到次日仍有不少人在朋友圈分享。此外,他们还主动向主持人学习了不少中文新词,如“点赞”“宠粉”“干杯”等。

如果说演唱会结束于他们为中国粉丝特意献唱的中文歌《平凡之路》的最后一个音符,那对于歌迷和节目来说,这是一个“双赢”的结局。

但是,可能节目组对于“数据”的硬性追求,给原本已经一手绝妙情怀牌正中红心的美好夜晚来了一段“狗尾续貂”。本场演唱会的最后半个小时,口碑直接拉垮:主持人拉着已经结束了演唱的歌手开始尬聊,不断提醒让观众多转发,如果达到2000万收看人次,西城男孩会给大家跳舞……这样的安排,让人怀疑,是不是主办方只签下了演唱时长一个多小时共10多首歌曲的演唱,但为了观看数据的硬指标,拖成现在的两小时尬聊版本,而且主持人对数据的反复强调,让人深深怀疑是否在拖延时长以求完成本场直播的KPI。

“软硬兼施”让粉丝协助解锁数据目标,让艺人做本来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事情,用“出丑博取话题热度”的策划思路,是当今许多被批评“过度娱乐化”综艺的劣根性之一,但为什么类似的策划还会出现在这样一次“怀旧精品式”的实验产品中呢?

归根到底,当下很多娱乐产品的策划人员,已经吃惯了过去几年粉丝经济的红利。粉丝滤镜的其中一个特点是“无论他们干什么都很可爱”,所以但凡涉及到艺人和粉丝的互动部分,可以不走心,不分析艺人的特点也不分析粉丝群体的构成、口味和诉求,就是把固定的模式简单粗暴地嵌入,反正粉丝会“收货”,而粉丝之外的人,甚至连点进来看的兴趣都没有。

但西城男孩的大部分歌迷,是在粉丝经济时代之前培养出来的,相比起看几个40多岁中年男人为了“解锁数据”来跳舞,他们更想看到的是这个组合做他们最擅长的事情,听他们轻松自在地唱着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歌曲,沉浸在纯粹的音乐环境里,穿越时空与过去的自己、朋友“干杯”。他们的歌迷,也不需要在音乐会结束之后,拿这些刻板的收视数据去吹嘘自己的偶像到底有多火。

正因为这样的原因,导致了一场明明是针对80后为主的歌迷群体的怀旧音乐会,硬被熬成了前半段情怀听歌、后半段玩游戏刷数据的尴尬场景。

例如12月11日,TMEA腾讯音乐娱乐盛典公布了今年的“年度十大热歌”,清一色的都是短视频爆款曲目。许多网友在微博上哀嚎“华语乐坛完了”,哀叹看不到音乐平台上优质内容的产出和曾经“神仙打架”的盛景。

但这种所谓的“神曲”与佳作的区别在于,“神曲”不怎么关心艺术造诣,往往因旋律抓耳、一听就洗脑而带来火爆热度。十几年前的华语乐坛并非没有“神曲”,但当时的它们不会被看成是“乐坛代表”,平台上也不缺创作人频繁更新的佳作。

对于这十首热歌也有人坚持认为“数据代表了大部分群众的审美”,这种说法无疑是用数据来粉饰太平。文艺要通俗,但决不能庸俗、低俗、媚俗。作为文艺工作者,无论是创作还是运营者,都不应该把大数据呈现的结果,作为市场和艺术的单一评价指标。

而且这种“越热越能抢占关注度”的数据模式下,也形成了更为尴尬的恶性循环。过去歌曲宣发渠道的相对集中和透明,让音乐人有较为平均的被看到、听到的机会。而在大数据算法的“隐藏”下,除了头部热门歌曲,我们常常对其他歌手一无所知,陷入无从选择的困境。这些“隐形人”因难以获得经济效益的支撑无法维持产出,于是最终留给大众的,就只有“神曲”。

西城男孩线上演唱会和“年度十大热歌”,看似是毫无关联的两个话题,但抽丝剥茧分析到最后,都还是呈现出“运营模式被数据结果牵着走”的本质。

一个项目的总体策划思路影响着实现效果,抓住观众的视线容易,如何真正走进观众的心里才是重中之重。文艺工作之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,需要各方共同“上下而求索”。

友情链接